目錄
Toggle偵查庭該認罪嗎?認罪真的比較輕判嗎?刑事律師揭開真相
Q:偵查庭認罪就會被定罪嗎?
不會。偵查庭只是檢察官調查案情的階段,尚未進到法官審理程序。
偵查庭是什麼?認罪就會直接定罪嗎?
面對地檢署的偵查庭通知,許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慌。「是不是要被起訴了?」、「是不是要坐牢?」這些問題壓得人喘不過氣。
但律師提醒你,偵查庭並不是法院,也不是開庭判刑,而是檢察官調查案情的階段。在這個階段,檢察官會根據你的說法與蒐集到的證據,判斷要不要進入起訴流程。
因此偵查庭的可能結果包括:
- 不起訴:認為沒有犯罪或證據不足,案件結束。
- 緩起訴:檢察官給予機會改善,不留前科。
-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:針對事證明確、認罪的案件快速結案。
- 起訴:證據確鑿,進入法院審理程序。
所以,偵查庭認罪不代表會被定罪。但你說的每一句話,都會影響檢察官怎麼處理你這個案子。
Q:偵查庭上認罪比較有利嗎?
不一定,認罪可能換來輕判,也可能讓你失去抗辯機會。
偵查庭認罪的三大可能影響
1. 有機會爭取緩起訴或簡易判決
對於比較輕微的案件,例如侵占、輕傷、車禍過失傷害,如果你願意認錯、賠償、態度良好,檢察官確實有可能會給你緩起訴或聲請簡易判決,快速結束訴訟。
緩起訴的最大好處是不會留下前科,也不用進法院開庭,對很多人來說是個不錯的結果。
2. 認罪後就很難翻案
但如果案情本身有爭議,或者檢察官手上的證據不一定構成犯罪,你卻因為緊張就承認,那可能會失去主張「無罪」或「證據不足」的機會。
刑事案件一旦認罪,就會被記錄在筆錄中,即使後悔,也不容易推翻。
3. 認罪若未經評估,恐造成反效果
特別是較重罪(如詐欺、洗錢、侵害性自主),若當事人未經律師評估、貿然認罪,檢察官可能會記錄為「犯行態度明確」並視為證據成立,加速起訴。
相反地,若經律師判斷認罪確實較有利,則可搭配和解與悔意陳述,爭取緩起訴或量刑減輕。因此,認罪不是錯,但亂認罪才可能害了自己。
Q:怎麼判斷自己是否該認罪?
應由律師協助評估證據與風險,避免隨便認罪卻反害自己。
偵查庭該不該認罪?3個律師教你評估的重點
✅ 1. 案件事實是否明確?
如果你知道對方有錄音、監視器、截圖等明確證據,而且確實是自己做錯,那認罪可能有助於爭取緩起訴。
但如果你對案情有疑問,或證據不明確,請先和律師討論,不要輕易認罪。
✅ 2. 是否已經和對方和解?
和解完成,尤其是已賠償金額並取得和解書,會對檢察官的判斷非常有幫助。在這種情況下,認罪可以搭配和解爭取最輕處分。
但如果對方還沒原諒你、甚至還沒聯絡上,認罪可能只是白白犧牲自己的抗辯機會。
✅ 3. 犯罪屬性是否為輕罪?
像是毀損罪、侵占罪、過失傷害這類最重刑度在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」的輕罪,認罪有機會獲得緩起訴或聲請簡易判決處刑。
但像詐欺、重傷害、強制性交等重大罪名,即使認罪,也無法避免起訴,只能作為量刑參考。
律師提醒:
刑事案件真正關鍵並不是「你有沒有道歉」,「證據夠不夠」才是最關鍵的因素。
偵查庭怎麼回答問題?律師教你4個原則
認不認罪是一回事,回答問題的方式也很重要。因為你在偵查庭講的每句話,筆錄都會被記下來,之後可能成為法院判決的依據。
- 冷靜聽清楚問題再答:不要搶答或打斷檢察官。
- 只說自己確定的事情:不知道就說「不清楚」,不要亂猜。
- 記不清楚就誠實說「不記得」:不要胡亂補內容。
- 前後說法要一致:避免檢察官認為你在說謊。
認罪前先想清楚,找律師才是關鍵
面對偵查庭,不要以為「認錯就會沒事」,也不要被檢察官的語氣嚇到就胡亂承認,認罪是攸關你未來清白與自由的法律程序。
如果你對案件還搞不清楚,或者不知道該不該認罪,一定要找律師先評估案情與證據,幫助你做出最有利的決定。
若您也遇到類似刑事問題,歡迎點此與我們聯繫,讓專業律師協助您評估最佳策略: 立即預約法律諮詢
由台中律師 陳伯彥律師 撰文,具多年刑事案件經驗,致力於為當事人爭取最有利的法律解決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