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占罪構成要件與案例解析:擅自用公司車也可能觸法?

侵占罪怎麼成立?公司車開回家用也可能觸法!

Q:侵占罪怎麼成立?和竊盜罪、背信罪有何不同?會被關嗎?

侵占罪重點在「原本合法持有」他人財物後,卻轉為據為己有或拒不返還。

✅ 與竊盜罪差別在於竊盜是一開始就「非法取得」;背信罪則是違反整體財產管理義務。

✅ 侵占罪最重可處 年以下有期徒刑,部分情況可爭取不起訴、緩起訴或易科罰金。

侵占罪最重可判 5 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 

週末順手把公司車開回家用 → 同事檢舉 → 公司報警。雖然沒有造成損失,檢方仍以業務侵占罪調查!

案例開場:公司車開回家用,竟然被告「侵占罪」

阿豪是一名業務員,平時負責公司配車的外務。某週末家裡臨時有事,他順手將公司車開回家,心想「反正只是借用一下」。沒想到隔週上班,同事發現車輛紀錄不符,立即向主管檢舉。公司認為阿豪「擅自使用公司財產」,報警處理後,檢方以 業務侵占罪 展開調查,阿豪才驚覺:即使沒有造成損失,這種行為仍可能觸法!

👉 這個案例揭示了侵占罪的核心:行為人雖然原本是合法持有財物,但若擅自據為己有或超出使用範圍,仍可能構成犯罪。

《刑法》第335~338條 侵占罪定義

什麼是侵占罪?(法律定義)

依《刑法》第335條至第338條,侵占罪是指行為人基於合法持有他人財物的基礎,卻轉而將該財物據為己有或轉讓他人,使所有權人無法自由支配的行為

常見侵占情境

  • 員工將公司資金挪用到私人帳戶
  • 親屬代管長輩財產卻私吞
  • 公務員將公款或公益捐款挪為私用
  • 撿到錢包卻據為己有

侵占罪構成要件(客觀+主觀)

客觀要件

  • 合法持有他人之物:如受託保管、租借、因職務取得。
  • 將財物占為己有:拒不返還、轉賣、變現、移作私用。
  • 標的物範圍:動產、不動產及「準動產」(如電能、熱能)。

主觀要件

  • 明知物品屬於他人。
  • 具有據為己有的意圖(包含轉交第三人)。

侵占罪 4 類型

侵占罪四大種類與刑責

類型 法條 刑責
💰 普通侵占罪 刑法第335條 5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併科3萬元以下罰金
🏢 公務、公益侵占罪 刑法第336條第1項 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,併科15萬元以下罰金
💼 業務侵占罪 刑法第336條第2項 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,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
🚶 侵占遺失物罪 刑法第337條 1萬5千元以下罰金

⚖️ 律師提醒

要特別注意的是:如果做出上述行為的行為人是親人的話,也就是被告是親人,就必須要在六個月內提告,否則超過六個月就不能提告了!(刑法第338條準用第324條)

侵占罪 vs. 竊盜罪 vs. 背信罪

侵占罪 vs. 竊盜罪 vs. 背信罪

侵占罪:財物一開始是「合法持有」,但後續據為己有。

👉 例:公司會計保管資金卻轉入私人帳戶。

竊盜罪:財物一開始就是「非法取得」。

👉 例:員工直接偷走公司現金。

背信罪:不是侵占具體物品,而是違背處理整體財產的信任,造成損害。

👉 例:投資顧問亂操作客戶資產,導致虧損。

侵占罪常見誤區

⚖️ 律師提醒

侵占罪強調「背叛信任」、竊盜罪是「直接奪取」、背信罪則是「管理不當導致損害」。三者雖然相似,但法律適用差異極大。

侵占罪追訴期整理

類型 追訴期
普通侵占罪 20年
公務、公益侵占罪 20年
業務侵占罪 20年
侵占遺失物罪 5年
親人財產侵占罪 告訴期間6個月

侵占罪如何提告與告發?

警局報案

提供證據 → 警方製作筆錄 → 移送檢方偵辦。

檢察署直接提告

需撰寫刑事告訴狀,建議由律師協助,以免格式或法律依據不正確。

舉證重點:如何證明侵占?

  • 所有權證明:購買發票、契約書、銀行紀錄。
  • 合法持有證明:委託文件、業務紀錄、通訊紀錄。
  • 據為己有證據:拒絕返還、轉賣紀錄、帳戶流向、網路交易截圖。

侵占罪可以撤告嗎?能和解嗎?

非告訴乃論罪

普通侵占、業務侵占、公務侵占、侵占遺失物罪 → 即使被害人不追究,檢察官仍可起訴。

告訴乃論罪

親人間的財產侵占罪 → 被害人6個月內提告,且可撤回。

和解影響

雖然不能撤告,但達成和解可增加檢察官給予 不起訴、緩起訴 的可能,法院也可能從輕量刑。

侵占罪會被關嗎?會留前科嗎?

會不會被關?

  • 初犯、金額小 → 有機會獲得緩起訴或緩刑。
  • 刑期6個月以下 → 可爭取易科罰金。

會不會留前科?

  • 不起訴、緩起訴或緩刑 → 不會留下前科紀錄。
  • 若判決確定有罪 → 將成為刑事前科。

侵占罪刑事 vs. 民事責任

  • 刑事責任:依刑法判刑或處罰金。
  • 民事責任:仍須返還財物或賠償損害。

👉 例如:土地被侵占 → 除了刑事責任,所有人還能提起返還土地或不當得利之訴。

存證信函:先行處理的方式

若被害人不想一開始就進入刑事程序,可先寄送 存證信函 要求返還財物。

存證信函可證明曾正式要求返還,若對方仍拒絕,可成為後續訴訟的佐證。

實務上,存證信函常用於家族財產糾紛,能先行提醒對方問題嚴重性。

常見問題 Q&A

Q1:撿到錢包沒還,多久算侵占?

➡ 不在時間長短,而在於「是否有據為己有的意圖」。

Q2:業務上不小心挪用資金,是否一定構成侵占?

➡ 若能證明並無據為己有意圖,僅是暫時調度,雖然有抗辯空間,但仍然具有相當風險。

Q3:侵占罪能不能分期和解?

➡ 可以。若行為人誠意賠償,雙方協議分期付款,檢察官可能從寬處理。

📌 律師提醒

侵占罪常見於親屬財產、公司內部或撿到遺失物等日常情境,許多人因「一時方便」誤觸刑責。建議遇到爭議立即尋求律師協助,才能避免前科與損失。

侵占罪涉及刑事+民事責任

結論:遇到侵占罪糾紛,律師協助是關鍵

無論您是被害人想提告,還是被告想自保,侵占罪涉及刑事與民事責任,影響深遠。建議您:

  • 立即蒐證:保存所有文件、通訊紀錄。
  • 盡早諮詢:尋求律師專業意見。
  • 妥善應對:和解、辯護、法律程序規劃。

📞 立即諮詢|蘗樂法律事務所

我們提供侵占罪、背信罪、竊盜罪等刑事案件專業服務,協助您蒐證、提告或辯護,爭取最有利的結果。 👉 由台中律師陳伯彥,帶您在法律爭議中找到最佳解決方案!


✍️ 本文由台中律師 陳伯彥律師 撰文具多年刑事案件經驗,專注於侵占罪、詐欺罪、背信罪等訴訟與辯護,致力於為當事人爭取最有利的法律解決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