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Toggle想離婚,但不知道離婚協議書怎麼寫?讓律師教你怎麼辦!
Q:離婚財產一定是一人一半嗎?協議書該怎麼寫?
其實並不盡然,真正的分配方式取決於雙方協議與法律判定,協議書更需清楚撰寫,避免日後爭議。
當婚姻走到終點,「離婚財產分配」常常是雙方最在意的一環。許多人以為離婚財產一定是一人一半嗎?其實並不盡然,真正的分配方式,取決於雙方協議與法律判定。而「離婚財產分配協議書怎麼寫」更是一大重點,寫得不清楚,日後可能爭議不斷。本文就透過律師的專業角度,帶大家學會如何撰寫離婚財產分配協議書,幫助你以理性的態度劃下婚姻的最後句點!

離婚財產如何分配?房屋歸誰?
離婚不只是感情劃下句點,更是人生資產的重新分配,從房屋該歸誰、財產怎麼分,到法律舉證與實務操作,每一項都可能影響雙方未來的經濟穩定,在法律諮詢中,我們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:「離婚後到底能不能分一半財產?」、「房子寫對方名字,我有機會分嗎?」
接下來,律師將帶大家完整了解《民法》關於夫妻財產制度的重點,並實際說明剩餘財產如何計算、法院怎麼查帳、協議離婚與判決離婚的分別、房屋是否能作為補償,甚至遇到對方惡意脫產該怎麼辦?
離婚後的財產分配!最有價值的房產會歸誰?房產權狀所有權不是唯一標準
房子登記在誰名下,並不代表這個房子就不用列入分配!
重點在於該不動產是否屬於婚後財產,故登記權狀不是唯一依據,財產來源與付款證明才是關鍵:
- 若是婚後購屋、即便登記在一方名下,仍可納入剩餘財產計算。
- 婚前購屋、繼承、受贈的房屋,原則上屬於特有財產,不列入分配。
無法掌握對方財產?可請法院舉證
若擔心對方隱匿資產、帳戶不透明,可以透過法院調查程序查明。法院會主動函詢保險公會、證券集中保管結算所、地政機關等單位,協助取得相關文件資料:
- 查銀行帳戶存款
- 查股票、基金市值
- 查保單的現金價值
- 委託估價師鑑定房屋與土地價值
⚠️陳伯彥律師小提醒: 在進入訴訟前,也可先自行蒐集資料,例如保留財產明細、稅單影本、帳戶流水等,作為未來舉證依據。
協議離婚 V.S. 判決離婚,計算時間點不一樣
| 離婚方式 | 計算基準日 |
|---|---|
| 協議離婚 | 以簽署離婚協好的議書並完成登記日為準 |
| 判決離婚 | 以提出訴訟的起訴日為準 |
⚠️陳伯彥律師小提醒: 也就是說,若提起訴訟後對方大賺一筆或房屋升值,這部分原則上不會被納入財產分配。
房屋可不可以拿來抵剩餘財產的差額?
若應給付一方手上沒有足夠現金可以支付,可以協議用房屋過戶代替現金支付。例如:
- 原本應給對方 300 萬元現金
- 雙方協議改以市價相當的房屋進行過戶
這種方式在實務上可行,但需寫入協議書明確列出細節。建議委請律師協助撰寫協議書,以保雙方權益:
- 過戶時程與流程
- 若房屋有貸款,如何處理清償
- 稅費由誰負擔
對方惡意脫產怎麼辦?法院可追加列入分配
擔心對方在離婚前偷偷轉移財產嗎?
根據《民法》第1030條之3
夫或妻為減少他方對於剩餘財產之分配,而於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前五年內處分其婚後財產者,應將該財產追加計算,視為現存之婚後財產。但為履行道德上義務所為之相當贈與,不在此限。
簡單來說就是:「離婚前5年內若有惡意處分財產行為,法院可將該財產補列入剩餘財產計算。」
法院會協助判斷對方的行動是否為脫產行為,包括:
- 短時間內大量轉移資產
- 無償贈與或低價出售
- 資金流向不明或對價不相當
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有時效!過了就無法主張
根據《民法》民法1030之1第5項,若我們想要主張剩餘財產分配則有規定明確的時效限制!只要超過下述任一期間,即使你應得補償,法律上也無法再提出請求:
- 自知悉差額起2年內請求
- 自離婚日起5年內請求
贍養費與財產分配是一樣的嗎?其實完全不同!
| 項目 | 說明 |
|---|---|
| 剩餘財產分配 | 是針對婚後雙方財產的累積差額進行補償,不論是否經濟困難皆可主張。 |
| 贍養費 | 僅限離婚後一方無謀生能力或生活困難,法院依雙方經濟條件酌定金額。 |
⚠️陳伯彥律師小提醒: 兩者不衝突,即使你已獲得財產分配,日後若生活陷入困境,仍可請求贍養費。
離婚財產分配一定一人一半嗎?如何計算?
很多人一談到離婚財產分配,就直覺認為:「應該是平均對半吧?」但實際上,是不是一人一半,要先看你們婚姻適用哪一種「夫妻財產制」。根據《民法》若夫妻採用法定財產制(多數人皆適用),才會啟動所謂的「剩餘財產差額分配制度」。
簡單來說,就是雙方婚後財產若有差額,由財產較多的一方補償差額的一半給對方,而不是直接對半切。但如果你們婚前有簽署財產契約、選擇分別財產制,那就完全不適用這種分配機制,各自擁有、各自管理,離婚時也不需平均分配。
離婚財產是不是一人一半?先釐清「夫妻財產制」
| 財產制度類型 | 說明 | 離婚時是否需要分配財產? |
|---|---|---|
| 共同財產制 | 婚前婚後財產皆合併,屬於共同擁有,僅特有財產除外 (有特別簽定婚前契約才會適用) |
是,全部財產視為共同財產 |
| 分別財產制 | 雙方財產各自擁有、各自管理與使用 (有特別簽定婚前契約才會適用) |
否,離婚時各自帶走自己財產 |
| 法定財產制 | 雙方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,婚後財產離婚時進行「剩餘財產差額分配」 | 是,差額需平均補償 |
⚠️陳伯彥律師小提醒:若結婚時沒有額外簽署財產契約並辦理登記,就會自動適用「法定財產制」,也就是大多數人離婚時,都會牽涉到剩餘財產分配的計算問題。
怎麼計算剩餘財產分配?用公式帶入案例快速搞懂
男方的剩餘財產 = 男方名下的婚後財產 − 男方名下的婚後債務
女方的剩餘財產 = 女方名下的婚後財產 − 與方名下的婚後債務雙方的剩餘財產相減後(多減少)再 ÷ 2 →最終數字則是由財產多的一方給予另一方
婚後財產並非直接平均分配,而是依據「淨增額差距」來計算差額,這才是公平補償的原則。
實例說明來看最清楚!
- 丈夫婚後財產:房屋+現金+股票=1200萬元
- 債務(如:房貸):100萬元 → 剩餘財產=1100萬元
- 妻子婚後財產:銀行存款+基金等合計400萬元,其中繼承財產50萬元不可列入 → 剩餘財產=350萬元
- 差額:1100萬-350萬 =750萬 → 妻子可請求丈夫375萬元的差額補償
什麼財產會列入剩餘財產?哪些不能算?
| 可列入的婚後財產項目 | 不列入的特有財產項目 |
|---|---|
| 不動產 (婚後購屋,市價扣除貸款後的淨值) |
婚前購買的財產 (但若婚前購買房產,後續婚後則有支付房貸,並能提出證明,則可將其列入) |
| 銀行存款與現金 | 繼承所得(如父母遺產、繼承房屋) |
| 股票、基金(依當日市價或淨值計算)、保險(保單解約金或保價準備金的現值) | 無償贈與財產(如父母贈與現金、贈與房產) |
| 車輛、名錶、收藏品、藝術品(須第三方鑑價) | 慰撫金、身體傷害賠償金 |
離婚財產分配協議書怎麼寫?
離婚時若能和平協議,不必經過法院訴訟,不僅省時省力,也能避免雙方撕破臉。不過想讓協議具有法律保障力,內容絕不能草率。尤其財產分配部分,該列的條件、細節與法律聲明都不能省!
✍️離婚協議書必寫內容有哪些?
| 項目 | 說明內容 |
|---|---|
| 財產清單與歸屬 | 清楚列出現金、房屋、車輛、股票、基金等財產,以及分配對象 |
| 婚前與婚後財產註明 | 建議逐項標示財產取得時間與來源,方便釐清是否納入分配範圍 |
| 債務處理方式 | 明確列出各自需承擔的債務(如:房貸、信用卡、個人借貸) |
| 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聲明 | 務必加入! 表示雙方日後不得再就剩餘財產提出分配請求,避免反悔糾紛 |
| 過戶時程與配合事宜 | 若以房屋抵付差額,應說明過戶時程、稅費負擔方及貸款處理方式等細節 |
⚠️陳伯彥律師小提醒: 務必要加入一句「雙方拋棄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」的條款,否則對方日後仍可能主張補償差額,造成後續法律爭議。
對方隱匿財產怎麼辦?協議書可撤銷嗎?
有些人在簽署離婚協議書後才發現,對方刻意隱藏帳戶、房產、股票或加密貨幣等資產,導致協議時作出錯誤判斷。這種情況下,依《民法》第88條規定:「因詐欺、脅迫或重大錯誤所訂立的契約,可主張撤銷。」你可以主張撤銷協議的情況包括:
- 對方故意隱匿重大財產(如:未揭露名下房產或股票)
- 提供虛假財產資料讓你誤以為無其他資產
- 在精神壓力、威脅或非自願下簽署協議
⚠️陳伯彥律師小提醒:前提是你必須提出具體證據,例如房屋謄本、銀行交易紀錄、第三方證言等。這類案件審理難度較高,建議在離婚前請律師審閱協議書、協助調查財產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
離婚財產分配常見QA
Q1. 離婚後的財產一定要一人一半嗎?
這要看你們結婚時選擇的是哪一種財產制度。若沒有特別約定(如財產契約),一般會自動適用「法定財產制」,也就是:離婚時,雙方婚後財產扣除債務,若有差額,由財產較多者補償給對方一半。但像繼承、贈與、慰撫金等特有財產則不會納入分配。
Q2. 怎麼算我能拿到多少財產?
可以這樣簡單計算:
(你的剩餘財產 − 對方的剩餘財產) ÷ 2 = 可請求金額
例如:
- 你婚後財產為800萬、債務100萬 → 淨額700萬
- 對方婚後財產為300萬、無債務 → 淨額300萬
- 差額為400萬,你可請求其中一半,也就是200萬元
Q3. 離婚財產分配有沒有請求期限?
依《民法》第988條之1規定,若超過以上任何一個時效,對方就可以合法拒絕分配,你的權利也將喪失:
- 知道有差額起2年內提出請求
- 離婚後最晚5年內提出請求
Q4. 房子一定要分?一定要賣掉嗎?
雙方可以協議由其中一方取得房屋所有權,另一方則取得等值現金或其他財產補償即可。只要彼此合意,不需要強制出售。
Q5. 房子過戶會不會需要繳稅?
如果是依據離婚協議書或法院判決書進行過戶,依財政部函示,可免徵土地增值稅與綜所稅,但仍需辦理申報流程。建議附上協議書或判決影本備查,以保障免稅資格。
Q6. 協議書上拋棄財產請求權,可以事後反悔嗎?
只要雙方是自由意願簽訂協議,就具有法律效力。但若你能舉證對方存在詐欺、脅迫或重大錯誤情形,例如:隱匿財產,就有可能依《民法》第88條或第92條主張撤銷協議。
Q7. 財產分配會影響小孩的監護權嗎?
理論上不會,財產分配與監護權是兩回事。不過雙方仍可透過協議方式決定小孩由誰監護,法院也會尊重這樣的安排。但日後有監護權一方沒有妥善照顧小孩,法院認為協議內容不利於子女利益,仍可依照聲請改定監護權,保障孩子最佳利益。
離婚雖然是人生的一場轉折,但財產分配絕不是隨便分一分就好。不論你是正在考慮協議離婚,或已進入訴訟程序,了解自己的權益、釐清財產範圍與分配方式,才是保障未來生活的關鍵。若你在撰寫離婚協議書、財產清單整理、或對方是否脫產等問題上有任何疑問,建議儘早諮詢專業律師協助,避免日後爭議更難解!
本文由台中律師陳伯彥撰文,具多年辦理離婚及婚後剩餘財產分配案件經驗,致力協助當事人蒐證、提告,並爭取最有利的訴訟結果。
若您也遇到離婚財產分配相關問題,歡迎點此與我們聯繫,讓專業律師提供您的最佳協助:立即預約法律諮詢
